南昌考生迟到37分钟还能进考场?最大的人文关怀是敬畏规则!!
6月8日,高考第二天。江西南昌洪都中学考点,按照高考安排要求,9点正式开考,但到了9点37分依然有一名考生进入考场,此种
6月8日,高考第二天。
江西南昌洪都中学考点,按照高考安排要求,9点正式开考,但到了9点37分依然有一名考生进入考场,此种行为引起现场很多家长的质疑。
对此,洪都中学考点表示,学校只是考点,有什么疑问找考试院解答。而南昌市考试院给出的答复是,南昌市在考前突发暴雨,在向省考试院请示同意后才放考生进入考场,之所以这样做,是出于对考生的人文化关怀和人性化管理。
迟到37分钟到底该不该放行?对于南昌市和江西市考试院的做法,坊间颇有微词。
实际上,类似事情几乎每年的高考都会发生,我认为根本没有分析的必要,如果规则可以随随便便打破,那么规则还有存在的意义吗?在规则面前,就是铁板一块,没有任何游移的模糊地带。别说是迟到37分钟,就是迟到3分零7秒,该拒绝进场的还是要拒绝。
今天你对迟到37分钟开了口子,那么明年就可以给迟到一个小时开绿灯。今天因为暴雨网开一面,那么明天就可能为一场暴风放过一马,当我们试图在规则上释放所谓的人性关怀时,未来就会被破坏规则的弊端所反噬。
我们再来说这个“暴雨”因素,难道它真的是不可抗力因素吗?
我看未必!不可抗力因素应该适应于所有人,而不是某一个或几个人,也就是说,只有该区域所有考生都被暴雨所影响无法准时到考场时,这个不可抗力的因素才能成立。
但事实如何呢?事实上绝大多数的考生都准时的进入了洪都中学考点,因为暴雨影响的只是极个别同学。那么问题来了,顶着的是同一片天,同样遭遇突发暴雨,为什么大多数同学能够按时到达,而你却迟到37分钟呢?南昌又不止这几个考生,其他人能依规准时,为何唯独这几个考生不能准时?这说明,这个暴雨是可抗的。
在往常年,也有一些考生因为各种各样不可抗力的原因迟到,比如突发车祸,比如身体突然出现情况,再比如出其不意的意外,都是非自身因素迟到,那个时候怎么不请示考试院,不提倡人文关怀了。
高考为什么有个15分钟的提前量,原因就是给考生提供一个容错的空间。
高考这么重要的事,难道不提前准备吗? 迟到一分钟不让进考场实际也是对其他同学的考虑,在开考后15分钟后,大部分的人已经进入考试状态,而此时迟到的学生进去也会打扰别人的思路,也会影响别人的情绪。
规则即是红线,如果轻易打破规则,势必破坏高考的公平性。突破了规则的底线,对遵守规则的孩子是不公平的。
TAG:考生,考点,因素,南昌